<i id="dusnm"></i>
  • <p id="dusnm"><label id="dusnm"></label></p>
    <big id="dusnm"><strike id="dusnm"></strike></big>
    
    
    <p id="dusnm"><strong id="dusnm"><xmp id="dusnm"></xmp></strong></p>
  • <acronym id="dusnm"></acronym><td id="dusnm"><ruby id="dusnm"></ruby></td>
  • <track id="dusnm"></track>

    歡迎光臨蘭州潔華環境評價咨詢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    0931-8106185

    聯系我們

    Contact Us

      地址: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中環廣場B塔2802、2804 1701室
      座機: 13919487251
      郵箱: 1010344398@qq.com
      網址: www.mix-with.com
    新聞中心
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行業資訊

    聚焦定向謀改革砥礪奮進抓發展—2017年全省經濟工作展望

    【作者:蘭州潔華  】 【來源:甘肅省環境保護廳網站  】 【發布時間:2016-12-26 12:42:50  】

          2017年的新年鐘聲已經敲響。

          剛剛結束的省委十二屆十九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2017年的經濟工作作出了精心部署、周密安排,明確提出新的一年我省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,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把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,扭住培育增長點這個關鍵,打造接續新動能這個引擎,強化抓項目投資這個支撐,守住有效防風險這個底線,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勢頭。


          把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不動搖2017年我省計劃安排煤炭去產能任務186萬噸,堅決處置“僵尸企業”,引導企業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……


          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認識到,制約我省當前經濟發展的癥結在供給側,關鍵在結構性,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,事關發展全局。


          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,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。


           對此,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一步的著力點將放在去除無效供給、提升低端供給、創造有效供給上,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潛在增長率上,努力實現供求關系的動態平衡。


           回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年,我省聚焦過剩產能、房地產庫存等多領域,成效逐步顯現。經濟新常態下,我省經濟總體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,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
          全省上下必須認識到,2017年在推動“三去一降一補”方面,隨著鋼鐵、煤炭等價格回升,不僅去產能難度加大,而且已經去掉的一些產能有可能死灰復燃。相關執紀執法部門必須嚴格執行環保、能耗、質量、安全等相關法律和標準,創新和采取市場化、法制化手段,堅決出清過剩產能。去杠桿不但要控制總杠桿率的上升,更要通過注入國有資本預算金、政府引導基金提高股權融資比例等手段,激活企業土地、廠房等閑置資產,推進企業資產證券化,引導企業逐步解決杠桿高問題。


          降成本要綜合施策,我省將繼續落實中央和省里出臺的一系列降成本政策措施,加大減稅、降費、降低要素成本工作力度,繼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減少審批環節和相關中介費用,幫助企業降低成本。補短板要軟硬結合,“軟”就是要重點完善產權保護、人力資源開發等制度機制,不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;“硬”就是要全面落實省里加快補齊短板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《指導意見》,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升級發展。值得關注的是,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成為補齊發展短板的重點,省委省政府貫徹新發展理念“1+19”系列文件中關于深入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《實施方案》,已經明確了產業發展的重點,就是要重戰略謀劃、強區域發展的方向感,重優勢發揮、強首位產業的主導性,重主體培育、強龍頭企業的帶動力,重平臺打造、強經濟園區的集聚度,宜農則農、宜工則工、宜商則商、宜勞則勞,力爭在“十三五”時期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、特色企業、特色園區。


          以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例,這家公司是我國稀土行業唯一能夠實現稀土全部分離的企業,但由于原材料和產品市場兩頭在外,加之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產品需求低迷的雙重影響,企業經營困難加劇。這樣的現象在我省并不少見,從根本上講還是因為產業鏈短、產業體系不完備、結構失衡造成的。


          省委省政府分析認為,實體經濟一直是我省的經濟命脈,國有工業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推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。要堅持實體經濟為根基,把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、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作為重點,形成國有經濟、非公經濟、縣域經濟和民生經濟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。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,用質量優勢對沖成本上升的劣勢,特別是省屬大型企業要制定核心戰略和發展規劃,打造知名品牌,不斷增強產品核心競爭力。


          扭住培育增長點的關鍵不動搖

          2017年的經濟工作,培育打造新的增長點,是化解經濟下行壓力、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要害所在。


          長期以來,我省重化工業比例始終在70%以上,這樣的經濟結構決定了我省發展受市場波動沖擊大、回旋余地小。而當前我省經濟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階段,著力培育新增長點、打造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。


          首先,要推動內涵式增長優存量,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,加大先進適用技術應用推廣力度,全面提高產品技術、工業裝備、能效環保、安全生產等水平,重點打造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、裝備制造等8大優勢產業鏈和有色金屬新材料、農產品加工等6大產業基地,推動企業發展從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邁進。


          其次,培育新的增長點,不是過去拼資源、拼能耗、拼投入的粗放型增長方式,也不是單純攤大餅、上項目、擴產能,而是要著眼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,壯大新興產業,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集群和支撐,也就是推動新增長點以外延式增長來擴增量。


          再次,培育新的增長點抓住特色是關鍵。我省“原”字號的產業和產品較多,推動替代式增長的領域和空間很大。沒有過剩的產能,只有落后的產品。產能為什么會過剩?就是因為產品不適銷對路。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,能夠敏銳捕捉市場變化,要不斷推陳出新,推動產品的更新換代,以優質供給創造和激發需求。


          最后,培育新增長點還應推動聯動式增長升總量。近年來,我省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有所增強,但仍呈現出分化加劇的態勢。對此,省委明確要求,要深入研究分析各區域和次區域發展狀況,完善和落實差別化的區域經濟政策,特別要推動蘭白、酒嘉、金武、平慶等區域融合聯動,加快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,培育發展新優勢,打造新的增長極,支撐全省經濟發展上規模上水平。


          當前,新動能就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。新的一年,我省將更突出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龍頭作用,深化與上海張江示范區的創新合作,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,輻射帶動全省科技創新能力整體躍升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擴大科研院所和高校自主權,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推動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。進一步突出實效性抓科技成果轉化,加快轉化平臺建設,打通成果轉化通道,實現科技需求側同技術研發側、轉化側之間的無縫對接。


          新的一年,項目投資支撐是經濟發展的關鍵。

          我省經濟體量小,在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,進一步激發有效需求,保持一定的投資規模和強度,深入實施“3341”項目建設工程,發揮好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關聯效應、乘數效應、結構效應關系到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。過去一年的實踐表明,因為經濟欠發達,無論是增強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,還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,都有大量的有效投資需求。我省將緊緊圍繞棚戶區改造、生態環保等多領域,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建設,精心謀劃和實施一批優質項目,以大項目好項目吸納投資、調優結構、改善民生、推動發展。同時,強抓經濟、生態、文化等重大戰略平臺建設,疏通平臺載體吸附項目投資的通道,加大項目建設力度,促進平臺載體升級。


          深化改革向重點領域縱深推進
          當前,經濟工作統領全局精髓在于改革,亮點在于改革,強大的內生動力源于改革。
          改革千頭萬緒,哪些領域是改革的發力點?

          省委十二屆十九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,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,任務艱巨而繁重。我省上下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,堅持正確方向、問題導向、為民取向、破題取向不動搖,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,著力加快行政審批、國資國企、財稅金融等領域改革,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。


          隨著夯基筑臺、立柱架梁的改革措施陸續推出,我省改革的主體框架已經基本構建完成,改革將往縱深推進。


          國資國企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,我省在全國較早出臺了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實施意見和22項配套方案,構建了總體方案與專項方案相配套、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的改革制度體系。2017年,我省將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,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,加快形成協調運轉、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。


          兩手并重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,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有力保障。我省將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落實金融風險處置責任,深化地方金融機構改革,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,促進金融市場穩定健康發展。涉及民生領域,除了已經落地的改革方案,我省將進一步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,加快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,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制,構建更加便民快捷的社保服務體系。


          開放也是改革的重要內容。

          2017年,我省將著力提升門戶地位。立足地緣區位獨特、文化底蘊深厚、礦產資源富集、產業基礎較好、支持政策疊加等優勢,打造向西開放大門戶,進一步抓好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和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建設,提升蘭州中川、敦煌、嘉峪關3大國際航空港和蘭州、天水、武威3大國際陸港建設水平,加密國際航線和國際貨運班列,推進鐵陸航多式聯運,增強向西開放的縱深支撐。同時,擴大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,積極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,提升我省對接中西亞、連接南亞、銜接東亞的重要經濟走廊和開放門戶地位。


          開放離不開平臺載體的支撐。蘭州新區,蘭洽會,敦煌文博會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將成為貫穿開放共贏的重要載體。與此同時,產能合作將繼續深化。一方面要深入落實我省與國家發改委簽訂的推進國際產能合作《框架協議》,注重發揮白俄羅斯等8個境外商務代表處作用,推進石化、有色、冶金、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走出去;另一方面加大引進來力度,加快從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引進一批有規模的外向型企業,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,實現優勢互補、共同發展。


          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,完成2017年經濟工作目標任務任重而道遠。天下事有難易乎?為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為,則易者亦難矣。這就要求全省黨員干部以“人一之我十之、人十之我百之”的奉獻和擔當精神,振奮精神,扎實工作,開拓進取,推動2017年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。(記者伏潤之)

  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站_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_久热这里只精品国产8_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